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58节(1 / 2)





  从一开始她在打赏的事情上瞒着张校长一家,再到后来她一步步走红,以这里的“贫困”为噱头赚钱,张校长心里都有杆秤,一直没发作,是因为黛文婷确实对孩子们很好,平时工作很认真,也想方设法用各种办法改善孩子们的生活。

  哪怕方法不对,她的心是好的,张校长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乡村支教那么苦,人家这么漂亮一个小姑娘,要一点目的都没有,哪里能坚持到现在呢?

  这几月来,黛文婷收到的善意和理解太多,以至于完全意识不到,如果她在张校长这里留下了恶劣的印象,就算她以后“红了”,只要张校长的一句话,她就被会打上“虚伪”的印记,成为一个拿孩子们的苦难博取个人名声的绿茶婊。

  “所以你不会让黛文婷的事情闹大的,因为一旦闹大了,‘秦阁’集团粮油补助的丑闻就可能在媒体的跟踪报道里爆发出来。利用‘人工发菜养殖’基地的事情,张校长对秦阁集团怀有感恩的情绪,而你会趁机先解决掉这个内部问题,解决掉这个隐患……”

  杜若太过聪敏,一下子就猜测出秦朗在这个关头稳住所有人的原因。

  也因为这个,杜若的心比夜风更凉。

  第61章 摊牌vs猜测

  他们在这里支教,并不完全凭着一腔热血,哪怕是她自己,也各有目的。

  刚刚毕业甚至没有毕业的人生经历,决定了他们在接人待物和个人阅历上都是有缺憾的,所以这么长时间一来,秦朗因为这个长处,一直是他们对外交涉的“话事人”。

  而他也以和善又妥帖的办事效率和性格获得了同伴们的信任,无论是什么事情,所有人都愿意听取他的意见,并委托他去进行这些事情。

  可是这个一天到晚笑眯眯的年轻人,实际上从头到尾就有自己的思量。

  他通过对外交涉的机会,不动声色地从李老师那里拿到了所有的过手**和收据,保留了证据,却又没有插手进去,保持了自己的中立性。

  现在想想,当初“我们把**和收据拍照留作证据,但是东西我们不能接手”的建议也是他提出的。

  布置宿舍时,也是他负责出面购买所需物品,床是他找人打的,原本豁开的仓库是他找人砌起来的,在这个过程中,他了解了当地的人工和物料价格,为了给黛文婷找失落的行李,他建议直接从淘宝买,最多费些运费,再根据这些数据推算出成本提交集团进行审计,得出了他想要的结果。

  张校长闹脾气,他做饭时发现问题,就顺水推舟为他们做了大半个月的饭,保存临期商品的外包装,为以后进行调查保留证据。

  她甚至怀疑他们几人里,只有秦朗经常往厨房里跑帮忙端菜洗碗什么的,不仅仅是他对吃食有兴趣,而是借由这个打听出孩子们一个月所需的粮油损耗和粮油补贴上的事情。

  因为他们太需要秦朗,而秦朗又做的太过妥帖,不会有任何人想到秦朗做这些都是有目的的,又或者说,他实在是个太聪明的人,于是做出来的事情对所有人都有利,没有人会因此遭受损失,以至于根本就对他生不起被欺瞒的气愤。

  怎么会有这样的人呢?

  人和人的差距怎么就这么大呢?

  “那个科研组也不仅仅是为了考察来的吧?如果只是为了考察水土,根本不用来这么多人。”

  想起他们来的如此迅速,几乎和记者报道是前后脚,杜若脑子里有什么一闪而过。

  “是因为李薇薇记者来参访红星小学,红星小学的事迹被报道了,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到‘秦阁’这么多年来做的慈善公益,你担心再晚点这个事情爆发会引起不好的连锁反应,于是急急忙忙让‘科研组’先下来了。”

  秦朗似是没想到杜若连这个都能推断到,明显愣了一下,才佩服不行地惊叹着:“这个你也能猜到?没错,这次来的科研组里,只有三个人是来考察的,剩下那些对学校和地方进行考察的,实际上是集团的调查人员,和我算是同事。他们会在我这里得到一些证物,然后想办法私下解决这个隐患。”

  既然是私下里解决,为了保护企业形象,当然就不会报案,也不会闹大,只是内部处理违规违纪人员,并对红星小学进行补偿,再确保以后不会出纰漏。

  “事实上,在实地考察过道路和交通情况后,以后的粮油补助集团应当是直接补助现金了,这种方式张校长也会更高兴。”

  秦朗笑笑,“毕竟自己调配物资,再也不用担心浪费粮食和粮食不够用的情况。”

  “你这么老实的告诉我,就不怕我要挟你们,向媒体曝光你们用临期商品做慈善的事情?”虽然得到了解释,可一想到秦朗这么久以来的“热情”都是有原因的,杜若心中难免意气难平。

  “你就不怕我们知道了这个,敲诈勒索你们?”

  杜若没好气地说。

  秦朗也不解释,只是无奈地笑着,用看着一个无理取闹的孩子那样的表情。

  杜若被他看得有些恼羞成怒,因为她自己也知道,自己这个不过是气话罢了。

  秦朗既然敢把这一切都透露出来,就说明他所担心的“隐患”已经解决了,要么是所有证物已经转移,要么就是集团内部已经进行了违纪处理,总而言之,一定是对社会有交代的。

  “所以‘人工养殖发菜研究基地’什么的,都是幌子吗?”

  杜若到底放心不下张校长,忍不住还是多问了一句,“‘秦阁’集团到底有没有在这里建立研究基地的想法?”

  她虽然不干涉这件事,但每桩每件,她都是看在眼里的。

  她看着很难接受新兴事物的张校长,如何为了改变红星村及其附近贫困乡民的命运,努力地去学习如何使用电脑、对外沟通,又如何去和各级部门做沟通,确定红星村有接收这个基地的资质;

  她看着红星村的村长如何热情的接待这些可能“改变”村子贫穷命运的考察组,看着镇上的干部如何整日整日的陪在这里协助他们进行调研……

  这里也许穷,却从未放弃过希望,哪怕有一点能够转变命运的机会,都会拼了命的抓住。

  就像这个生长在贫瘠之地上却坚持了这么久的红星小学,以及那些拼命想要通过学习改变命运的孩子们一样。

  如果秦朗在这个时候告诉她所有的一切都是幌子,是为了让“秦阁”集团有个机会派调查组下来处理这件事的借口,杜若现在就会选择掉头离开,并且彻底和秦朗形同陌路。

  她也许不关心别人如何选择,却也有内心的底线和原则。

  或许是从杜若的眼神中看出了她的戒备,秦朗一改刚才微醺的状态,搓了搓自己冻得发僵的脸,摇头解释。

  “我不能百分百肯定这里就会建起‘人工养殖发菜研究基地’,因为这是集团内部需要考核和评估的事情。但我确实给了张校长一个机会,利用这次机会总部顺便派人下来调查只是为了保护名誉,并不是拿这件事当幌子,跟不是拿这件事跟张校长做‘息事宁人’的交易。”

  为了好好说话,他们没有选择回到学校,而是在离学校不远的地府停住了,远远看去,像是在那些在村头约会的小年轻一般。

  只有他们自己知道,其中的气氛并没有那么旖旎,反倒有着针锋相对之意。

  “不管你信或者不信,我们‘秦阁’集团做这个慈善,完全不是为了得到什么名声。当年‘秦阁’集团的董事长是因为好心人的捐助才上完大学的,也因为如此,他成功以后,才会不停地捐赠学校,因为他明白,什么叫‘知识改变命运’,‘秦阁’既没有大肆宣扬这项长期慈善活动,也没有刻意借由这项慈善为自己谋求过好处。”

  秦朗摊手,“但‘人工发菜养殖’不是慈善行为,而是攸关集团未来利益的商业行为。何况国家对发菜的挖掘是禁止的,得不到各级部门的支持,我们也没办法进行下去,不光是我们同意,就能推行的。这需要双方共同的努力,所以我才一直建议由张校长独自推动,以我的身份和立场,是无法负责推进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