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6章(1 / 2)





  书雪未及劝解,太太又见永振面色羞惭地站在一旁,也不再哭书雪了,调头去骂次子:“你个没良心的下流胚子,你妹妹哪里对不住你了?针都捏不好就给你绣荷包,为了忙你的亲事几天没睡个安生觉,你媳妇害喜她一个千金小姐天天下厨,你儿子一岁出花儿她没日没夜的陪着,就换得你这样害她”。一行哭、一行骂,直说的永振无地自容。

  这个当口,万吉哈和永庆也迁怒永振,心中都憋着一股邪火无处发泄,恨不能踹永振两脚,自然不会为他说情;索绰罗氏、瓜儿佳氏以及书艳和众姨娘没资格求情;剩下有资格求情的书雪还是受害人,永振也就只能从“杯具”向“餐具”发展了。

  书雪看着不像,便劝太太说;“额娘,这是好事,女儿成了铁帽子王妃,妹妹也是宗室的二品夫人了,您该为女儿高兴才是啊,怎么怪起二哥来了?”

  太太见女儿反过来劝慰自己,更是心疼,喊着索绰罗氏吩咐道:“老大家的,备轿,我要进宫去见太后。”

  万吉哈急忙上前劝阻:“夫人,不要鲁莽,这个当口进宫不是扫皇上的脸吗?”

  太太的理智有所回笼,却仍然有些不甘,看着书雪问道:“难道就真把女儿往火坑里推不成?”

  万吉哈默然,如今这形势,女儿已经别无选择了。

  书雪明显也清楚这一点,雅尔江阿再不济也是铁帽子亲王、宗人府令,书雪就算是给他做填房也算是高嫁,为了不能改变的事实去惹恼皇帝和简亲王显然是很不明智的。

  横竖自己非嫁不可,就算心里再不愿意,为了伯爵府也得打落牙和血吞。

  想明白了,书雪便厉声吩咐在门外待命的都总管:“伯爵府自接到圣旨后便全府欢庆,没一个不高兴的。若有哪个不长眼的出去乱嚼舌根,不拘是谁,一律打死,你记下了。”说着又扫了几个姨娘、丫鬟、嬷嬷几眼。盯得众人一阵发寒。

  都总管连声应着:“格格放心,奴才明白。”

  万吉哈对长女的冷静睿智老怀大慰,也当众表态:“大格格的意思就是我的意思,哪个敢胳膊肘向外拐,休怪老爷认得你,老爷我的棍子不认得你。”

  几位姨娘丫鬟哪敢还口,都齐齐应了。

  和永振一样,康熙此时也正挨老娘的训呢。

  皇太后和书雪的外祖母同出于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二人自□□好。后来书雪的外祖母嫁给礼烈亲王代善的第八子为嫡妻,皇太后则成了顺治的继后,俩人由小姐妹变成了堂妯娌。

  因为董鄂妃的缘故,皇太后当年的生活很是难过,杰书之母便常进宫劝慰:顺治为了董鄂妃想二次废后,杰书之母在宗室四处周旋,为保全太后的地位出了大力,太后心中自是感念的,如今杰书母子都已经过世了,自己当年的小姐妹就书雪之母一个女儿健在,太后爱屋及乌,自然对书雪母女另眼相看。要不是书雪与五阿哥差了八岁,太后一准儿选她做五福晋。

  五阿哥胤祺自小是养在太后宫里的,因为这个缘故,太后对两宫争媳的事情心知肚明。要是其他宫妃与宜德二妃之一争人,太后会毫不犹豫的站在宜德二妃一旁,可如今这两位争起来太后反而不好插手了。

  当然,太后绝对不是怕了宜德二人,别说是两个妃子,便是当年的仁孝皇后、孝昭皇后、孝懿皇后也不敢对她不敬。之所以顾忌两人是因为宜妃的儿子胤祺、德妃的女儿温恪都养在太后身边,太后必须做到一碗水端平。

  太后一犹豫,事情便发展的一发不可收拾了,直到今天,太后才从胤祺嘴中得知了皇帝指婚简亲王的旨意。

  太后当即就怒了,这位虽然做了几十年皇后、太后,却从没和皇帝红过脸,这次却顾不得了,也不管退没退朝,就把老康叫到了宁寿宫。

  康熙给太后请过安,便笑道:“皇额娘一大早就把儿臣叫来,可是有什么要事?”

  太后心里堵的慌,说话口气就有些冲:“怎么着,要是没事哀家就请不得皇上了?”

  康熙哭笑不得,忙忙赔笑:“皇额娘这是哪里的话,儿臣巴不得每天都承欢您老膝下呢。”

  太后这才缓了缓脸色,问道:“康亲王府大格格的女儿你指给谁了?”

  康熙一愣,想到太后和康亲王府先太福晋的关系,脸色就有些讪讪的,一身霸气的万岁爷在老娘面前也霸不起来了,小声回道:“指给简亲王雅尔江阿了。”

  “啪”,太后将手中的碗碟往炕桌上一扔,好歹想着站在自己眼前的儿子是一国之君,忍了又忍,沉声问道:“皇帝,哀家不是不讲理的人,对朝政的事哀家也不懂,你告诉哀家,这门亲事若是关乎朝政,额娘半个字不再多问,若无关系,你就得给额娘一个交待。”

  康熙当然不会相信老娘不知详情,也不敢欺瞒,便据实回话:“皇额娘也知道老九和老十四两个——”

  “那你就把她指给雅尔江阿了?”,太后勃然大怒,也不给皇帝留脸面了:“你自己教子无方,让他们做出强闯人家内院的混账事来,反倒迁怒到人家完颜家的丫头身上,这是哪家的道理,哪朝的国法?”

  康熙被老娘骂的脸色通红,心中也觉诧异:皇太后从顺治年间到现在连首带尾已经做了五十年的闲人,以往也没发现她有这般口才呀?今天的话竟然如此有理有据,驳得自己哑口无言,看来是不容易糊弄过去了。

  太后见康熙不说话,火气更大了,硬声道;“横竖你是皇帝,哀家也没资格插手你的事,是哀家多事了。”

  康熙哪禁得起这话,忙上前跪下请罪:“儿臣不敢,皇额娘恕罪。”

  康熙今年已经五十岁了,虽然保养得宜,但也已是知天命的年纪。太后见康熙跪下了,想着他对自己这个嫡母一向孝顺,心中的火气便落下去了几分,叹着气扶起康熙,说:“额娘也不是非要和你过不去,当年要不是康王太福晋,哪有额娘今天?大格格(指太太)这些年也没向哀家求过一回恩典,你这么对她们母女,叫额娘百年后有什么脸去见阿日娜(书雪的外祖母)姐姐呀。”想起过往旧事,太后又忍不住落下了眼泪。

  康熙只得耐下心向太后解释:“雅尔江阿好歹是铁帽子亲王,完颜府的大格格嫁给他也不算委屈。”

  太后不知道雅尔江阿名声不好,但有一点她还是清楚的,那就是雅尔江阿刚刚丧妻,简亲王福晋就是在选秀期间因难产而亡,书雪嫁过去不仅是继妻,还是继母。让个十五六岁的孩子去面对这么一摊子事,怎么着也有些——,呃,别扭!

  想到这一点,太后怒气回升:“你把她指给谁不行,偏偏指给简王做继妻?”

  康熙叹一口气,无奈道:“皇额娘,这满宗室除了雅尔江阿,谁还敢娶那丫头。”

  太后脸色一梗,想到两个孙子争婚的事,又调转枪头去骂宜妃、德妃和两个孙子:“好歹算是一宫主位、皇家阿哥,做出这等没成法的事。”

  康熙很是头痛,心里骂两个儿子,嘴上还要安慰太后:“您放心,有额娘在就不会委屈了她,朕多给万吉哈恩典就是了。”

  太后见事已至此,也很难有回旋余地了,便为书雪母女向康熙争取福利:“哀家要给康王府大格格恩典,你不能拦着。”

  康熙总算舒了一口气,应道:“都听额娘的。”

  宜妃也在宫里骂儿子:“你折腾个什么劲儿?如今木已成舟,圣旨都下了,你皇阿玛还会打自己耳光不成?”

  胤禟心中大恨,嘴里骂着:“都是永和宫那对母子,给爷等着,爷不能就这样算了。”

  永和宫内,德妃劝小儿子:“完颜氏(十四福晋)是伯爵府大格格的堂妹,想来也不会差太多,相处的久了就能看到她的好了。本来伯爵府二格格也是好的,可惜是庶出。”

  胤祯怒气难掩:“一看就是块木头,有什么好的。”又骂道:“都是延禧宫,横插一杠,要不然——”

  ☆、十五、姑娘备嫁亲事近

  十五、姑娘备嫁亲事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