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一百六十六章 却月(1 / 2)

第一百六十六章 却月

李定国在距水百余步之处用战车百乘布下弧形阵容,两头抱河,以河岸为基准,每辆战车设置十名持矛士卒,共计七百人;布阵后,两千士兵上岸接应,并携带弓弩百张,又给每辆战车上各加四十名士卒,并在车辕上张设盾牌,保护战车。

朱启明这也算是下了血本,为了这一仗,把所有家伙事都拿了出来,任由李定国挥霍。

从物理学的角度来讲,李定国的这个弧形阵可以分散受力点的力,有着良好的抗冲击能力;阵内士兵又因有矛、弩、盾和鸟铳等武器,所以杀伤力非常强;同时阵内士兵背水为阵,可起到“陷之死地而后生“的效果。

这便是大名鼎鼎的却月阵。

构成“却月阵“的条件稍显复杂,具体包括地理条件、兵器、兵种和兵力配置。

因为扬州守军有制水权,所以河水可以保障“却月阵“后方及侧翼的安全,不必担心被敌军合围视野宽广的平坦河岸。

良好的视野便于观察敌我双方的行动,及时掌握战场的情况;平坦地势则可以使敌军失去地形优势,而己方则可在高大战船上俯瞰战场,相当于占据了制高点。

当初刘裕发兵五路攻打后秦,亲率水军进入黄河西上。

北岸魏军见此情景,便以数千骑兵随刘裕水军西行,不时袭扰,迟滞晋军西进。

晋军南岸拉纤的兵士有被激流冲至北岸的,都被魏军杀伤。刘裕派军上北岸攻击,魏军立即退走,当晋军退后,魏军复来。魏军的行为引起了晋军将士的不满,促使刘裕使用“却月阵“。

他也是在距水百余步处布下弧形的阵,两头抱河,因形似新月,故称“却月阵“。

每辆战车设置七名持仗士卒。布置好后,在阵中坚起一根白毦,以通知船上的晋军。

魏军见数百名晋军登上战车,不解其意,没敢冒然采取行动。

此时的刘裕早已派宁朔将军朱超石严加戒备,准备出战,这时见魏军迟疑,便抓住这一机会,命朱超石率两千兵士携带大弩百张,上岸接应,并在车辕上张设盾牌,保护战车。

魏军见晋军立营已毕,这才恍然大悟,向晋军展开围攻。

朱超石先以软弓小箭射向魏军,向其示弱。魏军果然中计,认为晋军众少兵弱,遂三面而至。

这时魏将长孙嵩接到消息也率三万骑兵助战,一起猛攻晋军。

朱超石遂令士卒改换大弩猛射,并选神射手用箭集束发射,给魏军以重大杀伤。

魏军由于兵源充足,反而愈战愈多,随着双方距离的缩短,晋军弓弩逐渐失去作用。

朱超石又命将士将所携带的千余张槊,截断为三、四尺长,用大锤锤击进行杀敌,一根断槊便能洞穿三、四名魏军。

由于弧形的迎击面小,所以魏军越向前,所受到的杀伤也就越大。魏军逐渐抵挡不住,“一时奔溃,死者相积“

此战的胜利,给魏军以极大震慑,魏明帝吸取教训,听从谋臣崔浩的建议,不再与晋军为敌。刘裕取胜后,率水军沿黄河顺利西进,到达洛阳,参加攻打长安的作战。

水军的及时到达,对战争的了胜利起了决定性作用,刘裕正是在陆军进展不利的情况下,令水军沿渭水而上,一举攻占长安,灭亡后秦的

刘裕凭“却月阵“以近两千七百名步兵破魏军三万多骑兵,显示了强大的威力。

但后来“却月阵“就像昙花一现,虽然史书中有记载详细,但此役过后,再无人使用此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