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一百七十九章 芜湖(1 / 2)

第一百七十九章 芜湖

??周六他们走出扬州以后,立刻马不停蹄地赶往江南,每个人心中所想就是赶快找到自家军队,回到建制内。

由于仅隔着一条长江的缘故,扬州城破的消息很快传到了南京,整个城市全都炸了锅,不管是高官显贵,还是市民百姓,都在想着这古都一破,自身安危向何处?

但深宫的朱由崧却听不到这些,每日里就是环肥燕瘦莺歌燕舞春梦无痕。

当朱启明带着军队裹挟在难民潮中来到南京城时,他登时便被这里的繁华震惊了:这可与蜀都不能同日而语啊!

而此时的南京城里,也被这不明来历的军队震惊了:鞑子来了?!

守城的官员十万火急地向兵部报告了此事,阮大铖一听也愣了,鞋都没顾得上穿,就跑去找马士英商议。

城里一些之前从北方逃来的所谓的清流人士们更是已经开始打点行装,准备继续难逃。

或许,在他们眼里,浙江、湖广,或许还安全些。实在不行,老子就跑广东钓鱼去,或者到云贵的大山里打狍子。反正总比被满洲兵抓住了要强。

????朱启明为了不引起慌乱,决议先派人混进城去联络一下方不同和汪兆麟,让他们捎个话,就省的误会。

城里的慌乱情况是逃不开厂卫的侦测的,要知道,诏狱里还有个汉奸卖国贼陈洪范待着呢,这可是能力的体现。

五月初九。

这天天气不错,朱由崧照例早朝。

坐在宝座上的皇帝向下望了望,他发现一小半大臣根本就没来,来的也是无精打采,个个面带忧郁之色。

朱由崧这时候用脚趾头想知道没来的大臣么为什么逃班、来朝的大臣们为什么一个个这般模样。

昨天夜里,韩赞周慌慌张张地禀报说,城外来了支鞑子军队,希望自己能早点定夺是守还是撤离。他正想听听大臣们的意见,没想到见到了这种景象。

????轻咳几声,朱由崧对着群臣问道:“如今鞑子就在江对岸,时时刻刻虎视眈眈,诸位爱卿可有退敌良策?”

????众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没有一个人说话。

????朱由崧坐在皇座上,冷笑道:“平日里你们争权夺利,相互攻讦的劲头都哪里去了?现在人家把刀把子架到了朕的脖子上了。你们一个个就像割了舌头似的。”

说着,又叹道:“也罢也罢,国家到了这种地步,就算洪武爷永乐爷当政,恐怕也无济于事了。诸臣误国呀!”

????正当他哀叹之时,韩赞周跪在朱由崧面前,叩头道:“陛下,这南京城坐拥钟山之固,面朝大江之险,我朝尚有雄兵数十万,何惧满洲?请陛下亲征。”

????朱由崧听韩赞周一席话,既感动又上火。

感动的是,在一片哀丧中竟还有一个有骨气的人,着实不易。上火的是,让我亲征,开什么玩笑。挡住还好,挡不住连跑的机会都没有。底下跪着的这帮孙子肯定又跑到别人前面当官去了,老子连个坟堆都混不上。

????朱由崧正不知说什么好,忻城伯赵之龙奏言道:“陛下,臣以为不妥,陛下万乘之尊,身系国家社稷兴衰存亡,不可轻易犯险。”

????听赵之龙这么说,朱由崧赶紧就坡下驴,假装正色道:“朕觉得赵爱卿说的有理,前线还是得倚仗诸位将帅。朕坐镇中宫,为将士筹措粮草辎重为好。”

????韩赞周听皇上这么说,知道这是皇帝不敢以身范险,只好悻悻然作罢了。

“哎!”朱由崧突然发现,往日里说话最激动的马士英莫名的安静:“马爱卿,你怎么不说话?还有,阮爱卿今日怎么也没来上朝?”

马士英微微一笑,带着神秘莫测的表情说道:“诸臣言论实在可笑,城外兵马尚未确定是否是满人鞑子,就匆忙议战,岂不是太失体统了?”

“哦,这么说,马爱卿有其他办法?”朱由崧问道。

“回禀陛下,阮大人已经前去接洽,看看是否是敌人来交战,若不是,那惊慌失措置陛下于不顾的同僚们可得好生盘问一下了!”马士英保持着同样的神态。

“莫非马大人已经知道了什么?!”旁边的王铎发问了。

“托陛下的恩准,前些日子我大明新收服了一支人马。而据我所听到的消息,眼下城外的,正是这支。他们不是要攻城,而是来勤王的!”马士英卖着关子。

“哦,马大人,是哪支人马?”更多的人起了兴趣。

“不用说了,朕知道,是张献忠!”朱由崧忽然想了起来,大声说道。

“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