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七十七章 事了拂衣去,几人能做到(2 / 2)


杜五只看一眼,就认出那是徐九的印信,徐九从来都是不离身的。

其他护卫同样也认出,悄悄的缩回握着船桨的手。

杜五抿了抿嘴,道:“行,既然郎君有话,那我就去新繁筹粮,这船留给你接应郎君可好?”

谷大喏喏,只盼他赶紧离开,好早些时候接徐九归来。

杜五看出他的意思,气得气血上涌。

他招来另外一艘急行舟,跨步过去,没能站稳便道:“去新繁。”

护卫看了眼谷大,见他没有吭气,便划舟而行。

谷大又示意另外两个急行舟跟上,半是监视,半是听差。

待到杜五走远,他才带着余下两舟人遥望空空的水面,轻叹了口气,道:“就近找个阜头停下,明天再往前去。”

护卫领命,带船往旁边一条小岔口拐去。

而在宽阔河道行驶的楼船里,柳福儿道:“前面寻个荒僻无人的阜头,让那些郎君下船吧。”

梁二道:“这会儿就放人?”

说话时,他看了眼门口的骑兵,示意去叫郑三过来。

柳福儿回他:“现在正好,再晚,那些人的家人没准就闹开了,到时引起注意,反而不好。”

她道:“谷大与那些人都没见过吧?”

“没有,郑三把谷大关船尾,那些人在船头,根本碰不到面,”梁二笑回。

“那就好,”柳福儿道。

那些郎君身处的家族并不是很大,只要时间差恰当,徐家人便是追根究底,也来不及了,只要司空八郎一早离开蜀地,便是他徐九和杜五再神通广大,也不可能把手伸去司空家的族里或是汴州吧。

时近傍晚,楼船近乎轻飘的靠在阜头,一串蓬头垢面的男子被暴力驱赶下船。

当站在结实冰冷的石阶上,男子们转头回望。

楼船以无声无息的离阜远去。

柳福儿立在船头,望着河道不远的层峦叠嶂,听着下面传来阵阵的雀跃高呼,微微一笑。

月升月落,很快又是一天,

柳福儿盘算着路程,也计算自己的归期。

如今,粮已顺利拿到,只要把徐九这一关完美收官,就可以功成身退了。

只是她没有过所,又不认识路,想要回去山坳,实在有些困难。

她考虑是不是该去趟武安,劳烦管大叔弄个过所,最好再跟个船队,一道离开蜀地。

柳福儿盘算着来到隔壁舱室来寻梁二。

梁二正在纸上写画着什么,见她过来,便招手,道:“我把从帝都去边关的两条路标注出来,你来看看哪个更好?”

柳福儿站定,道:“参军,我想与你借只鸽子。”

梁二抬眼,道:“你要鸽子作何用?”

柳福儿笑了笑,道:“过了明天,我的任务就完成了,趁着天气还不太冷,我想早些回去。”

梁二猛地吸了口气,头垂了下来。

柳福儿没等到答复,便又喊了声参军。

这一会儿梁二抬起头,但他眸色黑沉如墨,面色很是复杂,“是不是不论我如何待你,你都决意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