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9章(1 / 2)





  再结合老太太刚才对自己所说的话,只希望阖家和和气气而已,这不是明摆着打算让自己放过这放香的凶手吗?玉岚斜着眼睛,装作不经意地觑了老太太一眼,发觉她的眼有些深邃,那笑容并不达眼底,心里一时间有些复杂。

  初到这里时,一度以为这老太太对这具身体是发自内心的疼爱,日子久了,才知道这老太太最爱的其实是这侯府的荣耀与名誉,她之所以对自己的这具身体格外关心,不外乎这具身体顶着一个晋王未婚妻的身份罢了,她敢肯定,一旦某一天自己的这个身份被人剥夺了,这老太太绝对不会再如此待见自己。

  久等都等不到玉岚的答复,老太太的眼里闪现了一抹不耐烦,但最后还是尽量将这种情绪压了下去,复和蔼慈祥地对玉岚道:“岚儿,你应该还记得你曾答应过那静禅大师,说放那孩子一条生路的吧,临走前,这静斋大师也要求我放这孩子一条生路,当时我立即就答应了,我知道我这样做有些对不起你,因此回来后都没有告诉过你,只一个人压在心里,你现在该知道祖母的为难了吧?”

  玉岚点了点头,心里划过一抹了然,你自龙云寺回来后就心事重重的,连我们的请安都免去了,就是因为你答应了那静斋大师,要放静禅大师的孩子鸳鸯一条活路,你之所以不要我们过来请安,恐怕是怕我追问吧,只是你现在难道就不怕了吗?

  心里想是这样想,面上,玉岚还是一脸的温顺,“岚儿实在是不知道祖母承受了那么大的压力,岚儿要是早知道的话,必定会早点过来安慰祖母的,祖母既然想放这鸳鸯一条生路,那岚儿遵循就是了。”

  听了玉岚的话,老太太的眼里立即露出了一抹笑,慈爱地拍了拍玉岚的手,“我就知道你是个善良的孩子,你从小就乖巧,一转眼,你都这么大了。”

  玉岚只呵呵一笑,面上不露声色,内里却暗讽,你当真是为了答应静斋大师的要求就这样尽力救鸳鸯吗?恐怕不尽然吧,如果我猜得没有错的话,你是为了保护那背后向我放香的人吧,府里值得你这样大费周章保护的人,不外乎也就只有一个,你就算是不说,你以为我就不知道吗?

  果然,老太太下一句所说的话立即让玉岚更加确定了心中的想法,只见老太太又继续和她说道:“你与你姐姐玉欣自幼感情要好,每次你有什么困难时,她也总是像个姐姐那样护着你,你现在长大了,有主见了,千万不能听了她人的挑唆,就与自己的姐姐生疏起来。”

  听到这里,玉岚心内连连冷笑,果然,这老太太不会无缘无故邀请自己过来,说了半天,现在终于说出你的目的了。

  瞧着玉岚一副受教的模样,老太太又继续谆谆善诱起来,“你现在还年幼,一时间可能还不太懂得这些大道理,祖母只好倚老卖老和你说一下了,你与玉欣都是我们侯府的嫡女,将来我们侯府还要仰仗你们俩呢,如果你与玉欣感情好的话,将来互相间也可以有个帮衬,你觉得祖母说得对吗?”

  玉岚温和地道:“祖母说的话自是有道理的,岚儿受教了,祖母但请放心,岚儿以后一定会与姐姐相亲相爱的。”

  话落,老太太的脸上就笑成了一朵花,对着屋子外面喊道:“李妈妈,你把欣丫头带进来吧。”望着玉欣盈盈地走过来后,老太太一脸宽慰地对她们道:“你们以后可要记住好好地相亲相爱,姐妹间互相帮衬。”

  玉岚的眼里闪过一丝的不以为意,这老太太也真是太偏心了,这玉欣主动承认向自己放香的事后,老太太就重重提起,轻轻放下,天下间那里会有这么便宜的事情?

  第六十五章 蜀王是个至忠至孝之人

  自答应老太太要与玉欣处理好关系后,玉岚真的乖巧地与玉欣搞好关系,至少落在外人的眼中是如此,白天,无事时就与玉欣品品茗,逛逛后花园,扑扑蝶,连着几天都如此,可是一旦闲下来时,她又不由得感叹,古代女子的生活还真的是挺无聊的。

  好在时间很快就到了第五天,也就是玉岚与翠烟阁老鸨约定见面,然后教导阁里姑娘们跳舞的日子,早上,玉岚去给老太太请安时,顺道跟老太太提了一下她今天想去买点布料的事,老太太想着现在已经入秋了,府里的人也该买点新的布料回来置衣服了,便爽快地答应了,并派人通知各房,吃过早饭后与玉岚一起前往京中有名的广源布料店挑选适意的布料。

  玉岚一时间真是哭笑不得,她今天想去买布料是假,去办事才是真,好不容易找了这么一个借口出去,可偏偏要带上这么一大堆人,到时候自己将要如何脱身还是个问题,早知道如此的话,自己就该找蓝妈从后门出去了。

  由于老太太刚才已经一声令下,叫人用过早饭后便齐集她的屋子,到点后集体出发,席间,便留玉岚用了早饭。

  听说今天可以外出挑选布料,候府的几位夫人及小姐,当然,除了五夫人、玉蓉及已经外出带发修行的大夫人李氏外,众人吃过早饭后便匆匆忙忙赶了过来。

  大老远的,玉岚瞧着众人只觉得一片花团锦簇,珠钗环绕,隔着不短的距离,就能听到众人走路时发出的细微环佩叮咚声及开口说话时的莺莺而语声。

  近到眼前后,夹带着各种香的气味立即向人扑面而来。

  众人进来后,齐齐向老太太行了礼,老太太笑着受了礼,便对着屋内的所有人道:“现在天气已经入秋了,你们也该去扯点布料做衣服了,眼瞧着这时间还早,店家还没有开门,你们便先陪着我这个老太婆叨扰一下吧。”

  话落,众人有一瞬间的失望,但接着,便又毫无顾忌实是有分寸地说笑起来,玉岚只一味静听,只是在有人与自己说话时,才礼貌性地应答几句。

  说笑间,众人说着说着,不知道怎么的就扯到了蜀王上官煜的身上,玉岚不由得一下子挺直了身子,竖起耳朵细听,实在是她对这个人的印象太深刻了,丝毫关于他的消息都不得不留意。

  只见三夫人一下子就压低了声音,一脸神秘地对在座的众人说道:“我曾经听我哥哥说起过,这蜀王并不像民间流传的那么不忠不孝,当年,他一接到他父皇的急令,便马不停啼地赶了回来,只是没有想到,途中却受到了诸多阻挠,最终导致赶不回来。

  说到这里,语气稍微停顿了一下,有些炫耀似地望了众人一眼,好像她比众人更加了解这件事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事,觑见众人竖起耳朵细听,又继续卖弄下去:”我还听我哥哥说,这蜀王是个极其孝顺的人,专门在京城的某处地方替他父皇母后设置了灵位,每年一到他父母的忌日必定偷偷回来祭拜,也不知道这事是真是假?“

  听到这里,玉岚的心思顿时活络开来,她一下子就想起了曾经在龙云寺遇到蜀王上官煜的事,再回想仁宗皇帝国殤的时间,不正是自己见到这蜀王的那天吗?心里如茅塞顿开,原来他去那里是为了这事,他倒是个聪明人,懂得把他父皇母后的灵位设在龙云寺那个地方是最安全的,就算当今的武宗皇帝知道了此事,面上也不敢与这龙云寺为敌,只是这蜀王上官煜又哪里来的本事,可以说服寺庙的住持私下为他设置他父皇母后的灵位?

  玉岚还待继续思索,却突然听到了四小姐玉环的一声感叹:”娘,这么说这蜀王不仅不是个不忠不孝之人,而且还是个至忠至孝之人咯。“

  听了这话,众人皆面面相觑起来,这话天知道,地知道,可绝对是不能再让第三人知道的,一旦刚才她们所说的话传了出去,外面的人听说了这蜀王上官煜并不是那等不忠不义,反而是至忠至孝之人,自会进一步质疑当今圣上的皇位是如何得来的,到时候,这案一查下去,自会有人寻找是谁放出这样的风声,一旦被人知道这话是从镇国侯府传出的,候府恐怕离抄家灭族的日子并不远了。

  刚才说笑着的时候,众人一下子还都没有想到这事,此时反应过来后,才觉得一股后怕,脸上立即升起了一股惶恐。

  这时候,老太太一派威严,目如刀炬地对着在场的所有人开了口:”记住,刚才的话只能烂在各自的肚子里,如果有谁一不小心泄露了出去的话,犹如此盅。“说完,便拿起自己面前的旧窑十样锦的茶盅狠狠地朝地上摔了下去,一点也不顾及这是她平素最珍爱的瓷盅。

  众人只觉得更加惊秫了,走出去时完全没有了来时那种兴高采烈的神情,玉岚的眼内却是不可自抑地染上了点点的笑意,自己知道了这蜀王上官煜的另一个惊天秘密,虽说极其的危险,但是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说,这又何尝不是保命的护身符。

  出到大门口,马车夫王伯早已备好了马车,见到几位夫人及小姐出来后,立即笑容满面地迎了上来,”夫人和小姐是现在就要走吗?

  众人一时间都沉浸在自己的思绪里,无人理睬这王伯,王伯顿时有些尴尬,笑容凝固在脸上,玉岚见了,便上前一步浅笑着对王伯道:“是的,我们现在就出发,麻烦王伯了。”

  王伯的脸瞬间涌上了一股感动,还是这二小姐识大体啊,不愧是候府里正经的嫡女,不是那些半路出道的嫡女可比的,想着想着,眼睛轻蔑地往玉欣那里瞟了一眼,而对着玉岚说话时,却是一脸的敬意:“二小姐客气了。”

  玉岚只笑了笑,不再吭声,众人这时也已回过了神,在身边侍女的服侍下坐上了马车,马车便快速地往广源店铺驶去。

  第六十六 不知多少男子为她神魂颠倒

  马车一路疾驶着朝广源布店而去,途中没有一丝的停顿,很快地,马车就抵达了目的地。

  玉环急切地掀起车帘子,满脸的雀跃,众人也一扫之前的低落心情,情绪变得高涨起来。

  才刚跨人店铺,三夫人便急不可耐地吩咐起站柜台的人:“掌柜的,把你们店里的好布统统都给我拿出来。”

  掌柜满是皱纹的脸瞬间就笑成了一朵花,亲自上前招呼众人:“三夫人,你可是有好长一段时间都没有来我们店里光顾了,今天你可要挑多几匹回去了,我们店里近来可是进了不少的新货。”边说边热切地向众人介绍起各种布料,众人一时间都笑眯眯的,看了这匹布觉得不错,看了那匹布又觉得更好,看着都是自己喜欢的,便都买下了,才短短的时间内,每人的手上就都提了几匹布,无人分得出心留意玉岚。

  自进来后,玉岚的心思便一直都放在如何摆脱眼前人的问题上,眼瞧着众人都选到了合适的布匹,可她却还是两手空空的。

  她的这种异样很快就引起了掌柜的注意,待掌柜空闲下来,上前一步看清她的面容时,眼里有着一刹那的惊艳,同时还闪过一抹诧异:“这位姑娘是?”

  虽说玉岚进来后便一直都站在角落里不声不吭的,但其实掌柜一早就注意到她了,镇国候府的几位夫人和小姐经常到他的店里买布料,他们互相间也算是熟客了,所以他可以很清楚地唤出她们的名号,就算是她们化成了灰,他都认得出来她们,但站在角落的这位,他明显不认识。

  初时只以为她是随同三夫人过来的亲戚,但瞧她的样貌与气质,却是极顶尖的人,只要她往那里一站,就有种鹤立鸡群的感觉,似乎众人都比她矮了一截,不自觉地,就会让人产生一种危压感。这掌柜也是个见过世面的人,当下就觉得这姑娘不凡,立马起了结交之意。

  听了这掌柜的问话,挑选到满意布料心情大好的三夫人立即拿出帕子掩了掩嘴巴,揶瑜道:“掌柜的,你可真是够眼拙的,连我们府里的二小姐都不认识。”

  “府里的二小姐?哪个二小姐?你们府里不是只有大小姐、三小姐、四小姐和五小姐吗?”掌柜一脸疑惑地问道,镇国候府的女人平素经常过来他这里挑选布料,镇国候府的家眷他全部都见过了,但他却从未见过这二小姐,也从未听人说起过她,所以并不知道镇国候府里还活生生地存在着个二小姐。

  玉岚微微地勾了勾嘴角,眼里划过一抹了然,面上,这李氏极其的疼爱自己,私下,她却极是防备自己,外出的事情从来都轮不到她,每次她们要出门时,她就会倒霉地发生各种各样的灾难,起初她不懂,只以为小心一些避开就好了,没想到,她再是如何的小心,这灾难还是一样会找自己,经过多次的惨痛教训后,她终于弄懂了是有人不希望她出去,不希望她抢了她女儿的光环,为此,每次全家人打算一起出去时,她必会自动开口说身体抱恙,这样过了一段时间,她不断遭遇的灾难才慢慢减少直至消失,只是至此后,外人却只知镇国候府的老太君有四个如花似玉的嫡孙女,大孙女和四孙女是嫡出的孙女,两人不仅容貌出众,而且性情温和,是各家贵族公子意欲求娶的名嫒淑女,外人却不知道府里原来还有个正经的嫡出孙女二小姐,可怜这二小姐白担了个名号。

  掌柜的话刚说完,众人一下子都静了下来,想到这二小姐从未外出过,外人自是不认识她,也难怪这掌柜一时间想不起她,看来自己是要费心解释一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