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39节(1 / 2)





  如此看来,登基的想必是朝中其他的皇子,那阿朝又去了哪儿呢?

  阿朝再怎么说也是楚梁的三皇子,背后却又没有生母撑腰,也不知这位暴戾的新帝,能不能容得下他……

  宋栖迟想着想着,不免又觉得凄凉,她眼下已险些沦落到国破家亡的境地,竟还满脑子记挂着裴溪故。

  朱珩倒是没再说什么,只转过头去对宋鸣道:“新帝一向不喜杀伐之事,且大夏与楚梁为邻国,本该交好才是,所以新帝才特意命我拦下崔家军,入宫与陛下商议和谈一事。”

  宋鸣连忙应和道:“新帝仁厚,朕定不辜负。”

  朱珩笑了笑,颇有些意味深长地瞥了宋栖迟一眼,慢悠悠地说:“长公主可是身子不舒服?若不舒服,便回去歇着吧,和谈一事,我与陛下一人商议便可。”

  宋栖迟知道这是有些话不想让她听到,便点了下头,起身退了出去。

  御书房内,一时只剩下宋鸣与朱珩两人。朱珩不紧不慢地喝了口茶,又眯缝着眼睛品了半天,才抬头道:“这和谈的条件,我来时都已拟好,陛下看看。”

  他从袖中取出和谈书递了过去,宋鸣仔仔细细地看了半天,无非都是些城池、银两、粮草之类,并无什么过分之处,便一口应道:“朱大人要的东西,大夏都会如数奉上。”

  “陛下别急,这还没完呢。”

  朱珩笑起来,眼角的皱纹挤在一处,显出几分老奸巨猾的模样来,“昔年楚梁战败,曾把楚梁三皇子当作礼物献给了大夏,三皇子在这儿受了多少折磨和羞辱,想必陛下心知肚明。”

  宋鸣心里立刻生出一种不好的预感来。

  “朱大人的意思是……”

  朱珩笑道:“我也没什么别的意思,不过是以牙还牙罢了。既然当初三皇子做了长公主的奴,那么就请陛下,把长公主送到我楚梁去,做新帝身边……一个侍寝的奴婢。”

  以牙还牙……难不成,如今这位新帝,就是当初楚梁送来的那三皇子么?

  宋鸣的的脸色越来越难看,他沉吟许久,才艰难问道:“这是新帝的意思吗?”

  “新帝刚刚登基,忙于处理朝政,哪有心思管这些。”

  朱珩懒懒地往后靠了靠,漫不经心道:“不过陛下放心,新帝已将和谈一事全权托付于我,有什么不妥之处……陛下只管与我说就是。”

  朱珩唇边淡笑,脸上颇有几分得意,这以牙还牙的妙法,可是他方才见到宋栖迟时才刚刚想出来的。

  新帝性子阴冷寡言,只把玉玺给了他,命他将崔家军拦下,然后再与大夏议和,其余的是一个字都没有多说。

  是他方才瞧见那位清宁长公主,才想起新帝从前曾有这么一段不堪的旧事。于是朱珩便想着,若是能把这位曾欺在新帝头上的长公主,弄回去做新帝的奴婢,让新帝好好发泄一番当初受辱之仇,也不失为一个奉承讨好的绝佳机会。

  宋鸣哪敢说有什么不妥,风水轮流转,眼下他是弱的那一方,自然是朱珩说什么他都得答应,纵然心里有一万个不愿意,也不得不点头。

  “朱大人所言并无不妥之处,只是……栖迟那边怕是一时半会儿接受不了,还是得花些时间劝一劝她。”

  “无妨,我给陛下三天时间。”朱珩伸出三根手指,在宋鸣面前晃了下,“三天后,我要带着她一同离开。”

  “好。”

  宋鸣沉重地点了下头,起身将朱珩送出去,又吩咐宫女收拾间干净宽敞的房间出来给他住着。

  他转身回到御书房中,在桌案前坐了许久,才抬手唤来善明公公,吩咐道:“去把栖迟叫过来。”

  第42章 重逢  “年轻君王。”

  宋栖迟进门的时候, 宋鸣正坐在香梨木椅上翻看着朱珩刚刚给他的和谈书。

  她快步走过去,规规矩矩地行礼:“儿臣见过父皇。”

  “快坐吧。”宋鸣放下手里的东西抬起头, 示意她在身边坐下,眉眼间尽是和蔼。

  宋栖迟在他身侧的另一张椅子上坐下,有些担忧地问:“父皇,朱大人……可有为难我们?”

  “没什么,他提的条件也都还算合理,无非就是些城池和金银之类,这点东西,大夏还是给的起的。”

  宋鸣话顿了顿,欲言又止地看了她一眼, 慢吞吞地道:“只不过……朱大人最后, 还提了一个特殊的条件。”

  “是什么?”

  宋鸣低低地咳嗽了一声, 手指有意无意地叩着桌面, 轻声道:“朱大人……要把你带回楚梁去,献给那位新帝。”

  宋栖迟愣了下, 她慢慢低下头,声音如春雨般细薄, 在宽敞的御书房里显得轻灵又平静。

  “是去和亲吗?”

  宋鸣不知该如何对她解释, 只能尽量委婉地对她说道:“不是, 是将你送到新帝的寝宫里,做他的……”

  不等他说完,宋栖迟忽然轻轻笑了起来。

  “儿臣明白了。”

  宋鸣怔怔地看着她,似有些不相信, “你……当真明白?”

  宋栖迟平静地点了下头,垂眸道:“当真明白。”

  要将她送进新帝的寝宫,却又不是去和亲, 那么,便只有一种可能了——

  把她当做一件战败国送上的特殊礼物,奉给那位楚梁的新帝,以供他取乐凌.辱之用。

  这种事在战败国之中并不少见,宋栖迟也曾在前朝史书中看过不少类似的记载。

  只是她从未想过,这样的事会发生在自己身上。

  她不由得又想起了裴溪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