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50节(1 / 2)





  “再说什么?”莫三郎双手抱胸,一副拒绝的姿态。

  “再说……”莺兰对着莫三郎一笑,两颗酒窝深深,“我觉得今日你会在家。”说完自己拿手饶了绕脸颊,似乎有些难为情。

  “好了,东西送到了,你回去吧!”莫三郎一把抓住包袱,“快松开。”

  莺兰往回拽,“我带来的,我给二嫂送去。”

  莫三郎笑了,他觉得好笑,“你这人脸皮真厚,谁是你二嫂,不要乱叫。”

  “大娘,二嫂。”莺兰侧着身子,对着正屋叫了两声。

  “进屋坐吧。”张婆子咳了两声,被外人看见自己儿子和一女子拉拉扯扯,成何体统?

  莺兰绕过莫三郎,对着屋里的人福了福,大方的走了进去。

  莫三郎站在梨树下,对着莺兰的背影皱眉,这母老虎对着家人倒是会装,一副小绵羊的样子。

  “惹桃花债了吧?”莫恩庭上前,摇头啧啧两声,“都找到家里来了,我看你怎么办?”

  “别胡说,我和那母老虎什么都没有。”莫三郎忙和莺兰撇清关系,“你们也别被骗了,她可厉害着呢!”

  “人家来了就是客,你怎能这么说人家?”莫恩庭上下看着莫三郎,“还有,你一定要撑住了,别让母老虎吃了。”

  “老三。”张婆子喊了一声,“你进来,看看你布搭子里的东西对不对?莺兰姑娘几日前给你送来的。”

  “啊?”莫三郎往正屋走去,他记得布搭子在码头上被人顺走了,怎么到了母老虎手里?

  正屋方桌上,洛瑾倒了水。对着莺兰道了声谢,将领来的绣活儿放到一旁。

  “跑这么远,父母不担心吗?”张婆子问莺兰。

  “我跟大哥过来的。”莺兰站着,将水碗送到张婆子面前,“前村是嫂子娘家,我哥给岳父送鱼来的。他知道我过来的。我还给您带了一条,放在院子盆里了。”

  “这怎么好意思?”张婆子忙客气道,她就是这样,一点儿小便宜就开心的不行。

  “我挑了条最大的拿来。”莺兰笑出两个酒窝,模样可爱的紧,“肉多刺少,快二十斤了。”

  “真不小。”张婆子现在想起身到外面去瞅瞅那条鱼,手掌搓搓大腿,“这么沉,你提了一路,真不容易。”

  “起始还行,后面就提不动了,想着找跟木头从鱼鳃穿过去,放肩上撅着。可是就破了卖相,不好看。”莺兰对着莫三郎笑了笑,“里面的东西少了吗?”

  “没……”莫三郎手里提着布搭子。

  “老三,你出去把鱼收拾一下,晚上留莺兰姑娘吃个饭。”待客之理,张婆子是讲究的。

  “我去帮忙。”莺兰道,“这鱼的肚里一定要弄干净,不然味道差了不少。晚饭我就不留了,我哥还等着我。”

  莫三郎出了正屋,莺兰跟了上去。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小天使们给我灌溉了营养液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一串佛珠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_^

  第59章 出门

  院子里的水盆边,两个人好像是在争执什么。莫三郎指着盆里的鱼说着什么,莺兰从他手里直接拿去剪子,利索的剖了鱼腹。

  “这姑娘是不是看上咱家老三了?”张婆子看着蹲在院子里的两个人,“这么看的话,倒也相配。”

  旁边站的洛瑾,她不是宁娘会给张婆子意见,当下只是往外看了眼。

  “不过脾气我倒是喜欢,人机灵,有眼色儿,是个不会受欺负的。”张婆子看了眼洛瑾,“你觉得这姑娘怎么样?”

  这应该是张婆子第一次问自己的意见,洛瑾先是一愣,后又道:“莺兰姑娘心眼儿好,那日凤英来,她帮过我。”

  张婆子又看了看洛瑾,“你,始终和我们不是一种人。”她们是农妇,整日里为生计忙活,而西厢屋的这个,风一吹就倒的样子,只能是用来养的。人的命,有时候的确不一样。

  张婆子回了里屋,想问问莫振邦对莺兰这个姑娘的看法,她现在为小儿子的亲事简直要急疯了,似乎完全忘了,莫三郎今年才十八岁。

  莫振邦的心思现在全在莫恩庭考试上,听见张婆子问自己意见,只回了声:“整日里就知道瞎想。”

  张婆子一旁嘟哝:那姑娘这么远跑来,铁定是对老三有意思云云。

  莺兰收拾好鱼,把手洗了干净,就进屋跟张婆子道别。

  张婆子看着切得整整齐齐的鱼块,心道这姑娘干活儿利索,不拖泥带水,说起话来也脆,当下在莺兰身上看见自己年轻时的影子。

  张婆子年轻的时候,性子急,带着点儿泼辣。家里的大媳妇儿虽然勤快,可是做事儿不精细,粗粗拉拉的;西厢屋的更不用说,大户里出来的娇娘子,只怕以后生孩子也要遭一把罪。

  “你看,带了鱼来不说,还要你帮着收拾。”张婆子看着莺兰的身形,腰是瘦了些,但是看起来是个好生养的,关键一张小圆脸看上去满满的福气。

  “这是小事儿。我在家里天天都做。”莺兰一笑,一双眼睛弯弯。

  “带些东西回去吧。”张婆子去了东厢屋,她也不是白吃人家东西的人,包了些去年晒的蘑子给莺兰带上。

  莺兰也不扭捏,对张婆子道了声谢。

  送走了人之后,张婆子又问莫三郎打听莺兰家的情况,怎奈莫三郎就是一个字不说,直接回了东厢屋。

  第二天,莫振邦和莫大郎踏上了去州府的路。张婆子在门前望了很久。出去寻亲的事儿,村里除了村长,没有人知道,也就是怕再从中生出枝节。

  临行前,莫振邦曾经嘱咐莫恩庭,一定要在家里好好读书。可是这种情况下,他哪里看得下,心里一直想着黑石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