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不把创始人当神,创始人也别以神自居





  不把创始人当神,创始人也别以神自居

  公司如果是相对集权的体制,就是决策成本低,一个人说了算(所谓拍板块),必然造成执行成本高;因为你一下拍板了,底下人都没理解,大家也没有参与讨论,执行的时候就经常会阳奉阴违。结果纠错成本也高,因为谁也不敢对大哥说不,看着车毁人亡,大家除了表示同情、悼念,毫无办法。

  从公司治理来说,一定要避免把创办者、大股东变成集权制度下的神,避免放纵他想怎么干就怎么干,大家执行的时候东倒西歪,最后自尝苦果的悲剧。我们应该建立一种好的治理结构,将决策的成本适当提高,拖的时间可能会长一点,但所有的决策都能控制在60~80分,执行有效,即使有毛病,在此过程中也会被大家提出来。小错不断,大错不犯,系统有效,积小胜为大胜。总之,如果制度选人和系统有效结合起来,公司就会比单一的人选人制度更能降低风险、更可持续。

  ——冯仑《别把创始人变成集权制度下的神》

  在有些管理者看来,公司的制度就是用来约束员工的,对于制度的制定者,往往就不太在意了。即使做些违反公司规定的事情,也不太当回事。尤其是那些公司的创立者,更是如此,很少会遵守公司的制度。不仅管理者们有这个思维,普通员工也是。大多数普通员工也觉得,像迟到、早退等等这些无关紧要的规定,不应该用来约束管理者,特别是公司的创始人。

  这样的想法,也不能说完全错误,不过却容易产生一个不好的导向。即,容易产生公司的创始人个人独揽大权的现象。因为这种差别,本身就预示着管理者跟普通员工在权益上是有差别的,这种差别意识日积月累,长久持续,自然就在人们的内心中产生了等级差别意识。这时候,人们就会用崇拜或畏惧的眼光来看管理者了。

  以上,是冯仑对公司制度的看法。在冯仑看来,一家公司如果形成了领导集权制,那么必然会出现问题。首先是决策成本低,执行成本高,再就是决策不经过论证,也容易出问题。这些,都是容易将一家公司引向歧途的因素。

  更重要的是,一家完全由第一领导决策的公司,还可能会引起示范效应。最后变成公司的方向由创始人一人决定,他分配给具体部门的任务,则是那个部门的领导一个人说了算。这样,这家公司就成了只有那几个有限的领导在思考了,是靠他们几个的头脑支撑的。这是不牢靠的。一家成功的公司,必然是每个员工都是公司的建设者,都在思考公司前进的方向。

  冯仑是非常重视董事会的建设的,不仅读了很多书,也写过很多文章。他一直在谈如何建立一个好的董事会制度。通过冯仑的文章,我们可以看出,其实他想要做的,就是建立一个良好的董事会制度,避免一家独大的情况出现。而冯仑公司的董事会也确实是这样的,经常会产生分歧。

  很多人觉得,开会的时候,没有任何分歧和波浪才是好的,说明有效率。其实不是,没有分歧,说明做决策的只是一个人,这个人如果足够聪明还好,脑子稍微一糊涂,便会让公司产生损失。而且就算是极度聪明的人,也难免会犯错,一样会让公司受损失。而有分歧的会议,并不是说明公司内部不团结,而是彼此都可以自由发表自己的意见,消除分歧的过程,其实就是统一认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都将自己的看法表述出来,最后大家一起决策,找到一个最好的,自然就不会出现决策方向上的偏差了。

  不管是什么时候,众人的力量总是比一个人大的。即使再聪明的管理者,也有自己的短板,而一种众人皆可参与讨论的环境,本身就能对最高管理者起到激发灵感和提供思路的作用。这对一家公司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最坏的讲课方式是一言堂,最坏的公司制度是最高领导一个人说了算。如今是一个多变的时代,讲究的是分工合作。一个人,哪怕是一家企业的创建者,哪怕拥有再高的智慧,也不可能在每一方面都是高手。如果让他自己一个人决定所有,肯定要出问题。而且,管理的最高境界,本身也不是事必躬亲,而是通过制度,让别人解决好所有的事情。

  因此,不要把创始人变成集权制度下的神,创始人本身也不要觉得自己应该大权独揽。只有这样,这家公司才能持续发展。

  公司的领导者虽然掌握着公司的最高权力,但是要时刻用一颗平常心看待自己,不能搞个人崇拜。马云是一个贩卖理想的人,一直在给别人传递一种价值观,很多人看待马云,都是用宗教式的眼光,将他当作自己的偶像,觉得他是神一样的存在。在公司内部也是如此,确实有很多人是因为崇拜马云才想要进入阿里巴巴的。

  不过,马云自己却很清醒,他虽然给自己的员工,给自己的用户贩卖理想,但却从不神话自己。马云是一个坦诚的人,他从来不避讳自己曾经的失败,这是一个神话自己的人所做不到的。而且,在内部决策的时候,马云也从不采取一言堂、一个人说了算的方式。可以说,马云是一个最适合在公司内部当神的企业创始人,但他却没有选择这么做。

  不仅如此,马云还一直极力想要避免这种情况。马云是有一种担忧的,害怕自己被神话,害怕员工们崇拜自己,把自己的话当成信条。他觉得,如果出现这种情况,那么阿里巴巴很可能会陷入困境。因为自己再厉害,也无法永远走在时代的前头,无法看清市场上的一切。这些是需要团体阿里人共同努力的。

  有了这种想法之后,马云开始不断放权,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公司的决策当中。2013年5月份的时候,马云宣布自己要“退休”了,让别人来领导阿里巴巴继续向前,而自己只做一个幕后的参谋。这些,都是避免公司集权,避免公司最高领导人一人决策的方式。

  每个人都愿意当英雄,可是有些人因为事业不够成功,因此不会萌生英雄心,觉得自己没有那个能力,只是会偶尔幻想自己成了一个英雄。可是,那些事业有成者,往往就不同了,他们比别人更优秀,有更好的事业,因此很容易生出自大的情结来,觉得自己就是一个英雄。有了这样的情结之后,便会想要决定一切,因此在管理公司的时候,什么权责都揽到自己身上,也就不难理解了。这就是很多企业创始人始终不放权的原因,不是因为对别人不信任,而是特别享受那种决定一切的感觉,觉得自己是高高在上的。

  人有这种感觉可以理解,但要清楚,这样的做法,不仅不能让一个人更接近英雄,反而会因为不受约束,而做出一些不合适的事情来,最终导致事业的失败。

  人,需要看清自己也看清别人。这里的看清是看到自己的弱点,看到别人的优点。只有将别人的优点放到最大,将自己的弱点尽量补足,才能有更大的事业。而做到这点,自然就靠公司内部群策群力,每个人都为公司出主意。

  不要把公司创始人变成集权制度下的神,那是一家公司走向没落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