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38章(1 / 2)





  “方老弟,你这是那的话,我们尤家从我这往上再数一辈还不是地地道道的庄稼汉,满脚黄泥的泥腿子,我小时候照样在地里耕田插秧,谁又高攀了谁了呀!真正论起来我还佩服了把几个子女陪养得很出息,家里出了一个大学生是运气,第二个就只能说是能耐了!不像我家这几个越活越回去了,老话都说了,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他们一个个在读书上就没那个天分。”

  尤父对方远的家庭是抱有好感的,准确说是对这个能培养出两个大学生的家庭有天生的好感。在尤父他这辈人眼里会读书就能有个好前程。

  尤父的话让方大志很是受用,他微侧身子,“那我老哥也就在这厚颜和你实话实说了,晓莺是个好姑娘,我和阿远妈也没有什么不满意的,但是……”

  接下来方大志当着尤家人的面把自己家里的情况有说了一遍,他倒不是哭穷,自揭老底把家里自方远下面有三个小的在读书,方家会尽全力筹办两个孩子的婚事,可能和尤家预期的有差别。最后方大志提出男方这边唯一一个要求:希望能在自家这边办酒席。

  尤父与尤母互相对视一眼,方家是什么情况他们早就从方远和尤晓莺嘴里旁敲侧击了解得不少。但未来亲家能当着双方的面坦诚以待,意义就显得不同了,至少能证明这家人的人品老实,没有半点试图在亲家面前打肿脸充胖子的虚荣心。

  “老弟,我们家再疼女儿,也明白晓莺始终要嫁出去成为别人家媳妇的道理,这婚宴当然是得在男方家里办。但我们这边的亲朋好友不可能都能到七里桥去参加婚礼。这样吧,按照安县风俗,结婚当天,上午男方去女方家接亲,中午先在我们家宴请娘家的宾客,下午再接回男方家办正式酒席及仪式。”

  在办酒席这点上两家家长一拍即合,可方大志又提出了给女方下彩礼的事情。

  “我和阿远他妈商量过了,既然他们小两口成家后都要在县城里发展,肯定是要住在老哥你家里的。我们做父母的也想为孩子尽点心意。”方大志对妻子使了个眼色,方母立马从棉袄的内袋里摸出一个厚厚的红信封塞在尤晓莺手里,“这两千块钱我们就直接交到晓莺手上。”

  尤晓莺本来和个没事人一样坐着,没想到这笔烫手之财突然而然地落到了自己手上。两千块钱对于现在的她来说是小事情,但以方家的境况,方远现在在工地拿的也是死工资,家里还有三个上学的孩子要负担,接下来的酒席也是笔不小的开支。可以说他俩这次结婚,意味着方家要大出血。

  尤晓莺握着信封,手足无措地望向父母。

  “方老弟,你这是什么意思?我们先前不是说好了嘛,你们只用负责婚宴的部分就好。”尤父不赞同地表态。

  “我也知道晓莺现在肯定不差这点钱,老哥家里为晓莺准备的嫁妆肯定也不少。我们也不知道还缺什么,这点钱就算是我们做父母的一点心意,作为方家的儿媳妇该有的也不能少。”

  方母也帮腔道:“阿远是家里老大,这个头可得给弟弟妹妹开好,一碗水端平。这就当是我们给儿媳妇的见面礼,晓莺高兴怎么花,就怎么花。”

  话说到这份上尤父也不再多说什么,出声示意尤晓莺接着,“晓莺,和叔叔阿姨说谢谢!”

  “叔叔、阿姨,谢谢了!”尤晓莺小脸微红。

  “现在还叫叔叔阿姨呀,晓莺从今天起得学着改口了。”方母握着尤晓莺的手揶揄道。

  尤母也不嫌场面不热闹,“是啊,晓莺你和阿远都要学着改口叫爸妈了。”

  这下不光尤晓莺,连方远都闹了个大红脸。

  尤晓莺脸火烧似的,呐呐开口,声音细如蚊鸣,对方父方母道:“爸、妈!”

  “爸、妈!”方远的态度倒比尤晓莺自然多了,声音也响亮,不过一口气喊出来,底气也泄了大半。

  事实上上了年纪的人恶趣味不会比年轻人少,光是一屋子人的打趣都足够让尤晓莺和方远在剩下的时间里坐立不安了。

  婚礼定在五月,尤母嫁女儿的复杂心情谁也劝不住,更是搬到尤晓莺卧室和她同吃同住。尤晓莺和方远两人都因为工作上的事脱不开身,关于结婚的一切都交给两个妈妈级别的重量级人物,用她俩的话说你们只用安心地当个新娘子、新郎官就好!

  尤晓莺当然也乐得轻松,开开心心地备嫁。可是现实却往往会向每个沉浸在幸福里的人泼去一盆冷水……

  ☆、第72章

  尤母是那种精打细算着过日子的,早不早就给尤晓莺攒下了一块结婚时穿的料子,找了给手艺信得过的老裁缝帮着裁嫁衣。刚好今天做好的衣服拿回来了就急匆匆地找尤晓莺回家试穿合不合身。

  本来今天学校里还有事需要处理,尤母几个电话打来连催,尤晓莺也不得不奉命赶回家当衣架子。因此即使身体上配合着母亲的摆~弄,尤晓莺嘴里还是忍不住咕嚷:“做衣服多麻烦呀,开始要是就听我的直接在百货店卖两件礼服,也省得来回折腾!”

  “我这是为了谁,自己当个甩手掌柜,结婚的东西我都还是帮你备齐了。”尤母一巴掌轻拍在尤晓莺的背上,笑骂道,“别人结婚什么样我不管,反正你结婚就得像这样,当个漂亮新娘子风风光光地出嫁!”

  “妈,我好看吗?”系好盘口,尤晓莺转了个圈,大红色半袖长款旗袍角在空中划出个波浪,偏着头笑盈盈地望向尤母。

  “衣服好看,还是老师傅的手艺好。”尤母上前假意帮忙整理领口,压低嗓音小声道,“我生的闺女怎么能不好看!”

  两母女格格地笑出声,突然客厅里响起了一阵刺耳的电话铃声。

  “你在这慢慢试,我先去接电话呀!”尤母踱步去接电话,不到一分钟就听见她在客厅里喊着自己的名字:“晓莺,快过来,找你的!”

  “谁呀?”尤晓莺接过话筒前下意识地问了一句,就见尤母做了个“吴哥”的口型,心下有了不好的预感,吴哥找自己会有什么事呀?“喂,吴哥,我是尤晓莺。”

  “小尤老板啊,工地上出事了,快来看看吧!”电话那头的人声嘈杂,吴哥的声音显得模糊不清。

  尤晓莺还是在第一时间抓~住了“出事”两个字眼,心里一紧,呼吸也急促了几分,“吴哥,出什么事了,你先说一下,我也好有个心理准备!”

  吴哥叹了一口气:“哎,这事在电话里三言两语也说不清楚,你还是先到化肥厂的工地来再细说吧!小尤老板你快过来吧,我先去工地上看着。”

  说完吴哥那边先挂了线,尤晓莺听着话筒里的嘟嘟声呆了几秒,霍地站起身边向楼梯间走,边说道:“妈,工地上有事情让我去一趟,中午就不要留我的饭了。”

  尤母出声叫住尤晓莺,指着她身上的旗袍:“哎,衣服、衣服,你这孩子就准备穿着这身去工地呀?”

  又拉主她紧绷的手,温声道:“晓莺,我们不着急,先去换件衣服。你三哥的自行车在楼下,等会骑车去工地。”

  有了换衣服这段时间的缓冲,尤晓莺翻腾的情绪也镇定了不少,平静下来的第一个念头就是觉得诧异:方远不是也在工地吗?怎么有时间给自己打电话的是吴哥?

  化肥厂那块是建筑队最近刚接下的工程,与往日修居民房家属楼不一样,这次修的是厂房。

  这一两年农作物售价节节攀高,化肥生意更是形势一片大好,安县政~府跟着这股东风准备把五十年代马上的化肥厂在原有规模上进行扩建。照理来说尤晓莺手下这种县级的小工程队是揽不下这种大型厂房建设工程的,这其中也多亏了方远,他出了不少力,可以说这前前后后两三个月都是在为这忙活,再加上工行家属院提前交房验收后的良好口碑,化肥厂这块大肥肉落到了尤晓莺碗里。

  尤晓莺早前就把工地上的事交给方远在打理,吴哥这两个月也一直是他在接触。从方远的口中她也大致地了解过近期建筑队正在全力地拆除以前的化肥厂老厂房区域,不应该有发生什么大事呀?

  不会是……?尤晓莺的脑海里浮现了一连串拆房子是最容易发生的事故。即使迎着灿烂春光,尤晓莺握住车龙头的手抖了抖,背脊上生出一片凉意。她用力甩了甩头,凡是不能这么悲观,还是尽量把事情往好处想,刚刚听吴哥的口气也不像真出了什么严重大事呀!

  工地上一片喧嚣,与往日的机器轰鸣不同,今天是格外的人声鼎沸,整个工地上的工人都倾巢而出涌到了旧厂房前面的空地上了,似乎在看什么热闹里三层外三层的围了个水泄不通。

  尤晓莺刚把自行车停好,吴哥就满头大汗地迎了上来。

  “小尤老板,你可算来了。快去劝劝吧,再这样闹下去整天工期都耽误了。”吴哥一脸急切地指着人群。

  “到底出了什么事工人们怎么不去干活,围在这看热闹。”虽然和预想中事故的场面不一样,但尤晓莺的语气也并不客气,打交道久了她也在工地上摸出了些门道,她是老板还是该端出老板的架子,吴哥是自己的下属,又是整个工地的监工,可以说管理好工人是他的职责范围内,出现了建筑队里怠工的现象第一责任人就该算在他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