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二百一十八章河北招人(2 / 2)


  有人问:“种地一个月多少钱?”

  “管吃管住一个月一贯钱,只是比较远,在山东的东面还有五百里。”焦挺说。

  大家七嘴八舌的问,焦挺很快招架不住了,不过焦挺带来的五个骑兵都是精挑细选的,其中两个还是文化人,说起话来也顺溜,这两人出面,把焦挺家的一间房子空出来,当个临时登记的。主要找招募士兵,这个要选择强壮的,年富力好的。还有工匠和屯田的,工匠是什么工匠都要,泥瓦匠、铁匠、木匠。屯田工人选择就宽泛了,要求也最松,基本十五岁以上,四十岁以下都行,当然了,有传染病的、面黄肌瘦的、重大残疾的肯定不行。毕竟要坐船渡海出去种地。

  平山村有五十多号青年报名,都是想去当兵的,焦挺知道他们的底子都不错,但是也不敢大包大揽,只是说只要通过测验就一定能当上兵,至于骑兵、步兵就得听从安排了。

  二娃说:“哥,我也想跟你去啊。”

  “你还小,才十五啊。你说说吧,为什么想要当兵?”焦挺问。

  二娃道:“当兵有长刀拿,不当兵的拿把菜刀都罚款。当兵有还有大马骑着,有铠甲穿着。”

  “哎,”焦挺叹道,“你看到的只是风光的一面,当兵的要吃苦训练,磨盘了多少双鞋,流了多少汗水,打仗的时候还要拼命,你不要去了,在家好好照顾你爹吧。”

  “不,我就要去,你不带我我就自己去。”二娃说道,“在家放羊每天就是这样过,我想像你一样风光的过,男人就要用自己的一身本领去打出一片天地来。”

  焦挺很吃惊,没想到这个弟弟这么小年纪就有这么大志向,问:“你想出去当兵你爹知道吗。”

  “知道,他们同意。说好男儿志在四方,窝在家里抱窝啊。”二娃说。

  焦挺说:“好吧,在当兵这个事情,一切要靠你自己,我不会因为你是我弟弟而照顾你的。”

  “放心吧,老焦家没有孬种。”二娃说。

  焦挺离家数年,好不容易回来当然愿意陪着老爹说说话,聊聊天。老爹说:“你们那团练多大啊,要招多少兵啊。”

  “招兵要不了多少了,但是我们需要大量种地的,几万几万的都不多。”焦挺说。

  焦老爹道:“那赶紧招啊,这附近的灵寿镇、新乐镇、赞皇镇、鹿泉村都是人多的地方,平原地带不比山里有地,大都是佃户,日子过的都紧张,再说了最近出了一个叫做田虎的家伙,也在招人,不过我总感觉他心术不正,与其让田虎把人招去了,还不如让你们那招去,最起码生活有个保障。”

  “什么有个叫田虎的也在招人?什么时候的事情。”焦挺问。由于找到了黑龙岛,黑龙岛南部能移民十多万,所以焦挺还是打算在老家这边多多招募人手屯田的。

  “大概也就是有半个月了吧。”

  焦挺担心晁盖不知道,以免耽误了大事,焦挺说:“我去忙一下,很快回来。”

  焦挺出去,把一个鸽子笼拿了过来,这里面有两只信鸽,这是晁盖临来时候交给焦挺的,说有什么要紧事情就用飞鸽传书,很快就会收到信息了。

  焦挺写下短短的一封信,放飞一只鸽子,让他给晁盖报信去了。

  平山村这一带附近大大小小的也有几十个村子,为工厂、铁矿也招募了三五百号的人,但是愿意出海屯田的少。想要招募出海屯田的就得去其他地方试试运气。

  临来的时候晁盖说了,让焦挺如果遇到合适的了就招募些屯田的。晁盖也没说数目,其实就是让焦挺多休息休息,探亲而已,但是焦挺这人实在,没说数目那就能招多少招募多少。

  这附近哪里穷呢,那就是真定府城北几十外的一个镇店,这里几乎挨着边境了,叫做灵寿镇,有几万人口,老百姓大多没地,家里穷的叮当响。焦挺一考虑加上自己才六个人,有点少了,更何况家里得留下两个,那就剩下四个了。

  “二娃,你去从咱村里选十个身强力壮身体好的,咱去灵寿镇招人去。”焦挺说。

  二娃一听哥给安排事情了,当即毫不犹豫,村里身强力壮的汉子多了去了,很快找了十人多人,一行是五人赶奔灵寿镇招人。这年头外出打工的有没有呢,有,而且还很多,主要是佃户家里没地,去地里多的人做长工,但是一般请长工也就是十个八个的,像焦挺这么大规模招募的还不多见。

  灵寿镇只是个大点的村落,附近小村子多,因为靠近大辽的边关有那么一道围墙,最近几十年大辽也没进犯过来,所以防守也就荒废了。

  焦挺带人来到灵寿镇,在小客栈租了房子,搬来了一长桌子,就开始宣传招募种地的,对外说呢就说是种地的长工,一个月一贯,包吃包住。一般长工一个月也就三百文那有,因此焦挺这么一宣传立刻就吸引来了一大批人报道。焦挺正忙碌着呢,没注意到旁边有个壮汉,气的把桌子都砸了个洞。